老人中医养生关键是养心

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,其中心理养生(养神)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(七情)活动是反映脏腑生理功能正常,精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,七情太过会使脏腑损伤,阴阳失调,气机紊乱而导致疾病的发生。重视养神,调摄情志,达到心理平衡是中老年人防病健身、延年益寿的关键。

健康是人类普遍关注和追求的永恒主题。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体系为底蕴的中医养生,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,采取能够保养身体、减少疾病、增进健康、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。数千年来,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、总结、充实、发展,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各种养生方法,并逐渐发展成养生学,它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正日益为众多追求健康的人们所瞩目。

心理养生(养神)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

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,包括饮食、生活、气功、导引、方药、功法等,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,即养神、养形、养精。其中养神在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,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,如老子提出的见李抱朴,少思寡欲、致虚极,守静笃,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,邪气不能袭,故其德全而神不亏。孔子提出了仁者寿,大德必得其寿,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。《黄帝内经》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,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。如其认为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,以此养生则寿,以及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,强调了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。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养生主要是养神。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;狭义是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,包括精神、意识、思维、性格、情感等活动。神主形,无神则形不可活。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,它既协调脏腑、气血、阴阳的变化,主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,又能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等,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,缓冲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,从而维持形体与外界的平衡。古人非常注重养神,正如《素问上古天其论》云: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、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所以说,心理养生是中医养生最重要的方法。

情志与情志致病

情志即七情五志。七情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五志是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恐五种情感与五脏相对关系,《素问应象大论》云: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忧(悲)思恐(惊)。《内经》中提到:肝在志为怒,心在志为喜,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。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,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,是身体健康的表现。只要不过分过激,不会影响健康。若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,脏气受到冲击,气机逆乱,就可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,气血不和,脏腑功能紊乱,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。

过喜伤心

心主喜,主神明。喜则气缓,《素问举痛论》说:喜则气和志达,营卫通利,故气缓矣。说明喜可以缓解精神紧张,消除过重心理、生理负担,是一种良性刺激。适宜的喜笑,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养生。但暴喜过度,会使精气耗散太多,心气弛缓,血气涣散,神不守舍,甚至昏厥或死亡。《儒林外史》中的范进即是突闻中举高兴过度而病狂的。《寓意草》中载:昔有新贵人,马上扬扬得意,未及回寓,一笑而逝。足见,喜之为患屡见不鲜。

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

相关推荐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