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春季膳食 “平衡”了吗

因为越来越注重保健,这几年师惠看了不少有关饮食养生的文章,比如一年四季要根据季节变化吃哪些时令食物,什么时候要多吃温性食物,什么时候要适当吃点凉性食物,还有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滋补内容等等。平时,她也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养生保健知识为家人安排膳食,自以为是半个养生专家了,那么,老年人春季膳食“平衡”了吗?

可是,前不久,她与一家医院的营养师朋友聊天时,朋友却特别强调了“平衡”两个字。朋友问她,你给家人今天烧这个、明天烧那个,有没有考虑膳食的平衡?尤其是在这个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季,膳食平衡尤显重要,你有没有把平衡的理念贯彻到家庭的膳食中去?师惠一下子被问住了,因为这几点她的确没有做到,甚至是膳食如何平衡都不太清楚。于是她“逮”牢朋友,请朋友详细解读了一番。LN177.com

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份调查报告:三成人早餐习惯不好,近六成的人忽略了膳食平衡。营养专家说,要想保证健康,首先应该坚持平衡膳食,最好在中年以前就能够养成注意膳食平衡、合理运动、日常生活有规律和不吸烟等好习惯,以保证有足够的健康储备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饮食有节,身必无灾”。那么,该如何“平衡”日常膳食呢?营养师指出了几个要点:

酸与碱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,吃了过多的肉类会感觉发腻,殊不知这就是“轻度酸中毒”。孔子曰:“肉虽多,不使胜食气”,即日常膳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即使肉多时,也不可食肉超过食谷、食菜。他指出了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,这种模式流传至今。掌握餐饮中的酸碱度,不可偏颇,否则将影响健康。日常饮食中,荤素比例应在1∶7,多吃点富含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的瓜果、蔬菜、薯类等碱性食物,这样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才恰到好处。

杂与精。据了解,中国众多长寿老人以素食为主,食品多而杂。这说明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,而偏食容易造成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。多样化的饮食平衡同样具备春季“醒脑”功效,能缓解“春困”,多摄入鱼、瘦肉、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少食或不食油腻味重的食物。主食不能只吃精白米、面,而应粗细粮搭配,适量食用燕麦、小米、赤小豆、绿豆等,让食物的种类尽可能多样化。多吃含钾食物,如水果、豆类、海带、紫菜、干贝等,以帮助机体维持细胞水分,充满活力。

寒凉与温热。食物也与中药一样,有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性。中医所说的“忌口”,实际上就是根据四性来定的,如发烧不能吃狗肉等热性食物,胃寒忌吃绿豆等寒凉性食物等。而吃螃蟹往往要搭配姜、蒜等热性调料,也是为了寒与热的平衡。若忽视食物各自的性味,不但对健康无益,相反还会“雪上加霜”。

甘酸与苦辛咸。食物中有五味调和才能相得益彰。五脏之中,心需要苦味之物滋养,肺需要辛味之物滋养,肝需要酸味之物滋养,脾需要甘味之物滋养,肾需要咸味之物滋养。五味中任何一种味的过量或缺失,都会影响身体健康。

快与慢。不少人知道,进食过快最大的一个害处就是容易发胖,这是由于进食快不易有饱腹感、咀嚼不充分。据说人的大脑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获得饱腹感,那么照此说,少于20分钟的狼吞虎咽容易导致过度进食。所以,进食必须细嚼慢咽。还有关键的一点是,掌握好进食的快慢节奏才能让唾液充分发挥它的作用,有助于消化、消炎等。

饥与饱。“早吃好,中吃饱,晚吃少”,这一饮食养生之道早被众人熟知,这一道理在生活中常常会得到印证。比如,晚餐吃得太饱,就会觉得睡觉时身心有烦躁感,不能一下子安然入眠。而常常饿过头,就容易引发肠胃疾病。这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饮食的度。古人主张“先饥而食,先渴而饮”,饥不可太饥,饱不可太饱,就是主张饥与饱的平衡。

愉与怒。心情似乎是一个与膳食平衡搭不上界的名词,其实不然。古人曰:“怒时勿食,食时无怒”、“气恼勿食,忧郁慢用”等,说的是人在心情不佳、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进食,是会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进行的。所以,心情的愉悦和平衡,也是进食的一个基本要求。

“保持膳食平衡,说起来很简单,但做起来不容易,”师惠说,“饮食的安排还不难做到,但改变进食速度什么的,其实是一个习惯的纠正,要有决心,更要有恒心。”

相关推荐
最新更新